中國城市千城一面的現象由來已久,只是我們從來沒有對這一現象做過系統性的反思。很多人把這一現象的形成歸結到政治與商業層面的問題,而我更愿意將這一問題歸結到技術理性和經濟理性對城市本質的異化。
城市的本質是群居,這種群居既包括人與人之間的群居,也包括建筑與建筑之間的群居,甚至包括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群居。然而,在技術理性和經濟理性的催化中,中國城市早已偏離了群居的本質,取而代之的是暫居。暫居與群居有著天壤之別。暫居只要眼前利益,群居追求長遠利益;暫居只解決問題,群居卻塑造世界觀;暫居講究快速回報,群居講究持續價值;暫居只要求一次性的最大利益,群居講究永久的互動和互利;暫居可以不顧一切地去攫取利潤,群居卻要求照顧整體的發展訴求。因此,暫居之城是冷冰冰的千城一面,而群居之城才能夠生機勃勃、溫潤儒雅。
從這樣的群居視角切入,我們會發現,千城一面的解決之道實際上只要抓住三個綱就可以了。
第一個綱:重構建筑與建筑之間的群居關系
在中國城市發展歷史上,從來沒有哪個時期像今天這樣大拆大建,大拆大建導致的問題就是建筑與建筑之間的長久共生關系解體,彼此之間相互忽視、缺少呼應,這就造成了中國多數城市的天際線變得凌亂不堪。比天際線更嚴重的還有建筑與建筑之間的人文關系也在惡化,現代摩天大樓趕走了古老的歷史遺址,現代商業區破壞了歷史生態景觀,在偌大的城市里,難覓古老厚重的歷史文化空間,這樣的情景是一個民族無法挽回的永恒悲哀。要重建建筑與建筑之間的群居關系,需要充分認清建筑的藝術屬性、商業屬性和文化屬性,將三者結合起來,才能構建起建筑與建筑之間良好的形式互動、功能互動、文化互動關系,形成良性健康的建筑群落生態。
第二個綱:重構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群居關系
千城一面的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城市之間的等級關系,這種關系造成了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崇拜和跟風,三四線城市跟二線城市的風,二線城市跟一線城市的風。城市等級關系的另一個缺陷是三四線城市在事權與財權上的不對等,為了以較少的財力完成較多的任務,很多城市不得不靠賣地來維持城市發展所需的資金來源。于是,中國城市的土地財政模式就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大行其道,偏離了城市發展的正常軌道,將“城市發展”異化為“城市建設”。
如果說城市等級關系造成的是城市發展模式的異化,那么,城市競爭關系導致的就是城市發展鏈條的破壞。長期以來,以GDP論英雄的城市發展觀念讓城市與城市之間相互進行GDP競賽,而提升GDP的最快方式莫過于將城市變成工地。這樣的惡性競爭讓城市之間相互協調發展的鏈條被破壞掉。由此帶來的就是城市與城市群居關系的破壞。
所幸的是,這些問題早已引起了中央高層的關注,新型城鎮化的推進中,把城市群作為了一個重要的內容。一帶一路和自貿區戰略也將重構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關系,相信不遠的將來,隨著不同區域城市群在中國版圖上的崛起,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群居關系也將被重新建構,到那時候,千城一面的景象將逐漸消失,“千城之美”也將成為中國城市群的未來藍圖。
第三個綱:重構人與人的群居關系
中國千城一面的背后,是萬人一面。在城市化的浪潮中,技術理性與經濟理性讓中國人內心的傳統文化觀念日益淡薄。五千年以來,今日的中國人或許是最功利最世俗的。行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那一張張臉上寫滿的不是溫暖和愛意,而是冷漠和防備。人與人之間缺失了基本的信任感和親和力,“路見不平、袖手看戲”的事情時有發生。無論是哪個階層的人,都在 看戲的心態在處理自己與群體之間的關系,當一座座鄉村空心化的時候,中國人內心的愛也面臨著空心化。那些“被城市化”的游子漸漸喪失了基本的信仰,在技術理性與經濟理性的武裝下,追尋著金錢至上的人生夢想。
要重構人與人之間的群居關系,需要從兩個層面入手。
第一個層面是重構官、商、民的階層關系。在過去的城市化浪潮中,中國的官與商在城市發展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如此一來,城市的居住者和設計者只能在被動的語境中眼看著屬于自己的城市上演不均衡的“視覺盛宴”。而官和商實際上都是城市的暫居者,他們或者為了政績,或者為了利潤,對于他們來說,城市不過是一個注定要路過的風景。因此,城市發展的要義是要讓官、商、民之間的關系重新回歸到彼此相親、互信互利的軌道上。無論是官與商,還是民(包括城市設計者)都要懷著對城市的熱愛來建設城市,把城市當作自己恒久居住的家,這樣才能夠為城市注入鮮活的生命力。
第二個層面是重構人與人之間的共生關系。城市化要解決的不僅僅是城市空間的拓展問題,還要解決制度構建和文化重塑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講,空間、制度與文化的存在都是要解決不同人群之間的共生關系。在扭曲的技術理性和經濟理性下,中國社會不同人群之間的共生關系已經出現危機,這種危機表現在群體與群體的利益博弈中,也表現在個體與個體的利益博弈中,這種博弈需要在合理的制度體系和文化氛圍中才能達成和解。而現實是,現存的制度體系與文化氛圍無法適應城市化的發展進程。
以上兩個層面的解析說明千城一面的問題也是萬人一面的問題,城市的冷酷和乏味在表面上是城市面貌的雷同,在本質上是城市的建設者、設計者和居住者之間的關系發生了問題,需要通過制度構建和文化重塑來解決。
“千城一面”與“美麗中國”的建設是相悖的,“一帶一路”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為改變“千城一面”帶來了戰略契機,我們期待著一個更加美麗的中國——所有建筑都散發出生命的華彩韻律,所有城市都擁有安靜祥和的天際線,所有人都舒展著充滿個性的溫暖表情。